扫二维码与项目经理沟通
我们在微信上24小时期待你的声音
解答本文疑问/技术咨询/运营咨询/技术建议/互联网交流
拼多多开始打击低价,“低价引流量”产品将下架
当你点击看似“超级优惠”的低价产品时,你发现它不再是推荐页面上的报价。价格、实物与推荐页面标签不符。这在拼多多等电商平台上屡见不鲜。
平台、商家、消费者中,低价吸引流量谁受益?
拼多多出手,低价产品引流量须整治
近日,拼多多平台宣布,将严厉打击低价引流、违规商品。将采取包括产品下架、降低搜索权限、禁止销售等多种惩罚措施,确保平台规则的严格执行。商家在发布商品时必须严格遵守平台规定,否则将面临商品和店铺被处罚的风险。
据悉,不少卖家陆续收到拼多多平台的抽查处罚,包括清空销量、清评、限制促销、限制提现,甚至直接关停。
所谓低价流量并非针对所有低价产品,而是指商家在一款产品中设置了一个或多个不合规的低价SKU,并在正面展示该低价SKU的价格结束,但与实际价格有所不同。产品图片与标题描述不符,属于欺骗消费者点击的行为。
从表现形式来看,包括但不限于明显低于市场价销售、大额优惠券、次货、假冒伪劣商品以及通过虚假宣传、欺诈订单等方式进行误导。
低价确实可以在短时间内吸引流量,但成功和失败也是流量。这些行为不仅让消费者失望,损害消费者利益,而且给商家带来劣币驱逐良币。该平台将不可避免地被认为不可靠且不受欢迎。
低价已经严重影响了整个电商行业的健康发展。与其说谁受益,不如说谁“作画”?
拼多多:让顾客占便宜,而不是让顾客看到低价
2023年的618和双11,各大电商平台都会打出“低价”牌子,喊出“天天618”的口号。今年6月18日,取消预售,采用每日全网“最低价”的口号。抖音电商将“价格力”作为最优先的任务,并调整流量分配规则,将流量引导至全网低价、低价商品。同样的低价单品倾斜。
虽然定义不同,但不少人将“低价”等同于“低价吸引流量”,并将问题归咎于平台的价格内卷机制。 “低价”是拼多多最大的标签。对于大众来说,选择拼多多的原因是足够便宜。但这真的是拼多多想要打造的品牌价值吗?
我们先来看看拼多多近期的业绩。拼多多2024年第一季度的营收和净利润增长表现,彻底“碾压”阿里巴巴和京东。 5月,拼多多又公布了一份引人注目的财报。净利润同比增长200%。这一数字不仅刷新了公司自身的业绩记录,也引起了电商行业的广泛关注。有媒体表示,拼多多电商龙头地位未来可期。
作为电商领域的黑马,拼多多真正想要的是让顾客占到便宜,而不是让顾客看到低价。
苹果公司创始人史蒂夫·乔布斯曾说过:“消费者不喜欢买便宜的产品,但他们喜欢占便宜。如果你提供的产品(或服务)让他觉得物有所值,并让他赚到钱。”他感觉自己好像得到了一件大事,无论价格多贵,他都会去买。”
就拼多多的模式而言,倡导“一起买”的理念,通过团购的方式让消费者在价格上体验到实际的便利和折扣;此外,随着直播等电商形式的泛滥,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消费者与产品之间的互动和情感认同,也让消费者觉得自己占了便宜。
截至2023年9月,拼多多拥有超过8亿注册客户,月活跃客户超过3亿。客户群体主要集中在三四线城市和农村地区。拼多多能够越做越大直至超越阿里巴巴的根本秘诀就是以“客户”为核心,通过深入了解客户需求,为低收入群体提供实惠、优惠的定价策略。这应该就是拼多多想要传达的标签。
然而,随着平台规模不断扩大,无论是大量品牌商还是小商户,拼多多都面临着价格失控和交叉销售问题的挑战。拼多多希望吸引更多优质商家,吸引高端客户,成为电商行业的领跑者。 “让顾客占便宜,不卖顾客”成为提升其品牌形象和知名度的关键。
因此,“低价流量”虽然可以帮助门店快速获得流量,但SKU的低价会严重扰乱市场的稳定性,不利于平台的成长和发展。推动拼多多健康发展的核心是打击“低价流量”产品,实现商家与顾客的双赢,让平台回归物有所值。
商家:假借羊头卖狗肉,一招要花800元
参与“低价流量”的商户众多,尤其是中小商户。在流量为王的时代,点击和曝光是各大商家追求的目标。为了吸引消费者进店,设置“阴阳SKU”和虚假价格。这不仅浪费了消费者的时间和精力,也损害了商店的诚信。有点“杀敌一千,损八百”的感觉。
从商家的角度来看,没有降价就没有流量,以价换量似乎已经成为电商行业的生存法则。没有哪个企业愿意亏本做生意。为了在利润空间中生存,提高盈利能力,他们只能想方设法调整材料成本,偷工减料,甚至用虚假价格来赢得一些销量。
低价吸引流量,降低了产品品质,也给了消费者一个“低价锚”。页面吸引流量的“低价”成为消费者的第一印象。从此价格只降不降,陷入恶性循环。循环。商家的初衷是为了从平台获取流量,提升店铺销量,但换来的却是消费者对店铺的信任一点一点消失,这也破坏了整个行业的良好秩序。
所以,“低价流量”吸引来的并不是精准流量,而可能是毁掉店铺的流量。面对平台的重击,对于想要长期发展的商家来说是有好处的。但商家需要注意两点:一是区分好概念,整顿“低价吸引流量”,而不是整顿“低价”。商家仍然可以进行低价促销,但必须是货真价实的促销,让消费者真正受益。而不是设定一个“阴阳价”;其次,诚信永远是“生意”最重要的底线。只有抓住客户的心,才能抓住现金流,将注意力转移到产品上,才能在销售方面带来长期效益。
消费者:我不要空欢喜,我要惊喜
有网友调侃说,前一秒还是9.9,下一秒点击就变成了99.9。打开拼多多,搜索一款小电风扇,风扇价格11.8。点击后对应价格的产品就变成了300cm延长线。一行。本以为能捞到大便宜,没想到却被商家低价诱走。低价流量不仅“徒然让人高兴”,而且侵犯了消费者的知情权和选择权。
拼多多严厉打击“低价流量”,消费者自然拍手叫好。消费者为何会被什么样的“低价”所吸引?与同类产品相比,价格最低;与历史相比,是最低的;但一切的前提是必须高性价比,不仅是价格和性能匹配,而且产品必须是真正能让客户用的。
“低价吸引流量”类似于羊头卖狗肉。以“低价”为幌子,要么销售高价产品,要么销售劣质产品,破坏了“低价”吸引顾客的底层逻辑。对于消费者来说,会有一种被玩弄、被欺骗的感觉。当一个产品失去了实用价值时,无论价格多低,对于消费者来说都是浪费时间和情感。
消费者在点击“低价”时想要的是惊喜,而不是空洞的喜悦。
拼多多开始打击低价,“低价引流量”产品将下架
综上所述,整治“低价流量”违法产品对于平台、商家、消费者来说,都是利大于弊。把实惠还给消费者,把利润还给商家,把流量还给平台。这对三方来说都是一个皆大欢喜的结局。
我们在微信上24小时期待你的声音
解答本文疑问/技术咨询/运营咨询/技术建议/互联网交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