扫二维码与项目经理沟通
我们在微信上24小时期待你的声音
解答本文疑问/技术咨询/运营咨询/技术建议/互联网交流
公众账号的受欢迎程度一直在发生变化。以前是问答,2017年7月之前是订阅号。在这些阶段,交通将会倾斜。过去,一个订阅号的浏览量达到数万,阅读量超过100万,是比较常见的。现在是10万。显示量很少见。
为什么?我认为认购账户已经从强支撑阶段进入稳定阶段,趋势已经过去了。未来,无论订阅号写得多好,最高曝光量都会在60万左右,这是平台所能提供的。下一个出口在哪里?视频应该是下一个出路。图文应该是持续的出路,流量才能得到保证。
2、受疫情等因素影响
由于疫情影响,有传腾讯正在深圳建大楼。这些客观因素导致腾讯财务紧缩,流量自然比之前有所下降。
3.向头部和新手流量倾斜,分流流量的人会更多。
目前公众号的政策是流量向顶V和新人倾斜。我们会发现各个领域的大V的流量还是非常大的。比如胡锡进,每个公众号都有几百万甚至几千万的曝光量。 。
对于新手来说,平台也鼓励更多新人加入,降低原创和其他收入的门槛。很多人来分流量,加入的中心作者流量下降了。
4、公众号等专业媒体、MCN等机构涌入
越来越多的官方媒体涌入,他们的账号有机构运维、质量高、更新及时、资源来源广,进一步压制了其他账号的生存空间。
MCN机构账户也得到平台支持,其流量、提现、运营等均优于个人自媒体作者。
5、平台流量评价策略发生变化,作者未能相应改变写作习惯。
近期,公众号对时事、故事文章的流量进行了限制。你写不了时事文章,写不了故事,写了就没有流量。这导致习惯写故事、写时事的作者突然失去了流量。他们长期的写作习惯很难改变,所以没有流量,也没有及时发现新的流量点文章。
6、自媒体作者早就养成了急功近利的习惯。没有学习和积累,他们的才华就没有创新点。题材和内容同质化严重,自然没有流量。
很多自媒体作者写了很长时间,每天都有更新,但并没有学到新的知识,也没有更新自己的知识体系。他们一味地关注热点话题,写新奇的东西,渐渐地才华就被耗尽了。他们写的东西要么是抄袭,要么是严重同质化。 ,没有创新,是系统判断的,所以流量也会减少。
7、随着平台越来越成熟,轻松赚钱的时代已经结束。
任何轻松的高收入都是有原因的,无论是补贴还是潮流或者吸引顾客。另外,收入必须与工作量成正比。
我们在微信上24小时期待你的声音
解答本文疑问/技术咨询/运营咨询/技术建议/互联网交流